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新时代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0月21日下午,第九期辽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级研修班(第49期全省社科教研宣传骨干研修班)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辅导报告会在高校思想政治骨干培训研修中心中山大学南校区文科楼举行。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何艳玲作了题为《我、我们与新时代》的主题报告,第九期辽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级研修班(第49期全省社科教研宣传骨干研修班)全体学员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现场
报告中,何艳玲从学理和学术的维度、从哲学和国际国内政治关系的角度、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的本源问题,指出面对新时代、新挑战,要重新认识政党、重新认识人民,要正确认识“我和我们”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必须保持批判、避免教条,仔细地听、小心地观察、耐心地厘清、定义问题并慎选方法,必须要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何艳玲指出,要找准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一要系统思维、深度思考,看到正面、也看到背面,不是对错哲学而是适合哲学,不是寻找最佳而是寻找匹配;二要做“三有”新人,要有情怀、有立场、有坚持;三要弘扬职业精神,不仅是我们的职业而且是我们的专业,也是我们的事业;四要寻找更多的意义,要关注社区、关注国家、关注世界;五要创新与建构个案,用新的方式解决两难问题,不只是解决问题,而是改变解决问题的模式。何艳玲指强调,纵观当下,我们处在一个更新的中国、更新的时代,需要更新的思路来应对挑战,以维持和继续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何艳玲教授作报告
聆听完报告,学员们纷纷表示,何艳玲教授学识渊博、妙语连珠、风趣幽默,她的报告内涵丰富,对全体学员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让全体学员深受启发、备受教育,也为辽宁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方向和遵循。
学员们与何艳玲教授交流
报告会后,全体学员围绕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研讨。大家认识到,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要。2018年全省普通高校数量已经达到115所,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107万余人,作为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家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当前,大家要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育人全过程;要坚定不移地立德树人,将思想教育融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审往来时路,前行更从容。全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将以此次研修班为契机,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工作本领,在省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查找差距、抓好落实,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不断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自信的力量,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